黑蚱蟬

危害癥狀
成蟲刺吸幼嫩枝條的汁液。雌成蟲將產卵器刺入小枝條的木質部,造成產卵窩,產卵于其中。產卵窩的傷口線狀裂開,直接破壞了枝條水分、養分的輸送,導致枝枯葉凋。若蟲生活于地下,吸取根部汁液,使根生長受損,影響水分和養分吸收。
防治方案
(1)農業措施:在黑蚱蟬羽化前進行松土,翻出蛹室清除若蟲;樹干包扎810厘米寬的塑料薄膜一圈,阻止老熟若蟲沿樹干爬向樹冠;利用成蟲有趨火光的習性,在端午節后成蟲發生高峰期的夜間,舉火把在成蟲集中棲息的地方干擾成蟲,受驚的成蟲即向火光飛撲,翅膀被燒壞不能飛翔,將其撿拾集中處理;產卵的枝條在葉片枯萎未脫落前,及時剪除集中燒毀。
(2)化學防治:若蟲出土盛期,果園地面撒施辛硫磷配制的毒土,或噴布5%敵百蟲粉劑。成蟲盛期,在果園噴布20%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,2.5%溴氰菊酯乳油或2.5%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,均有一定的殺傷效果。
形態特征
雌成蟲體長38-44毫米,雄成蟲體長44-48毫米;體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澤;被金色幼毛,復眼淡黃褐色,頭部中央和頰的上方有紅黃色斑紋,觸角短,剛毛狀;中胸發達,背面寬大,中央高并有一“X”紋隆起。雄蟲腹部第12節有鳴器,鳴器膜透明,能鳴叫,雌蟲無鳴器,有聽器和發達的產卵器。翅膜狀、透明,基部1/3為黑色;前足腿節發達,有刺。卵細長,兩端漸尖,如梭形,長22.2毫米。剛孵出的若蟲乳白色,細如小蟻,體長約2毫米;末齡若蟲黃褐色,體長35毫米,復眼突出,前足發達,狀如成蟲體。
生活習性
完成一個世代需要4-5年,成蟲于端午節前約15天出土,爬向樹冠蛻皮羽化,始聞蟬鳴。6、8月產卵于上一年的秋梢枝條上,偶有產在當年的春梢枝上,導致枝上的幼果干枯,產量損失。雌蟬產卵500-600粒,產卵窩雙行沿枝條向上,或直線排列,或呈螺旋形或不規則形排列,每窩有卵粒35粒,每枝條平均產卵100多粒。成蟲壽命60-70天。卵期長達10個月左右,產卵枝存留在樹上過冬,次年5月上中旬陸續孵化,孵出的若蟲落地后鉆入土中,在土壤中生活,隨后的幾年,吸取樹木根部汁液發育成長。老熟若蟲筑卵形蛹室,羽化時于晚上破室爬出,沿樹干向上在葉片處固定后,在背部破皮羽化。成蟲白天常在苦楝樹、麻楝樹干上群集棲息,晚間則有趨火光的習性。
危害
畸形葉,營養供應受阻,落果,減產。

掃描二維碼

感知農服新體驗

大豐收農服平臺

全國客服熱線

400 9677 168

回到頂部

聯系我們